忠三新闻

身体力行 以民法典提升“中国之治”

发布时间:2020-09-29 17:25阅读次数: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历史表明,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

关于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民法典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中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奋进。在这一背景下,湖北忠三律师事务所(下称“忠三”)全体律师秉承法律信仰,积极以多种方式参与民法典的学习和宣传,并取得良好效果。

9月以来,忠三高级合伙人、副主任张冬静律师先后于15日、16日、24日,分别受武汉市硚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的邀约,进行民法典专题学习授课与培训。

(图为张冬静副主任在培训现场)

9月15日下午,在给武汉市硚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授课过程中,张冬静介绍了民法典的起草历程,详细讲解了民法典篇章体制和主要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具体从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等方面进行阐述。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张主任的授课,不仅了解和熟悉了民法典的精神内涵、基本理念,对于后续将民法典相关内容融入到工作实践中也大有裨益。

(图为硚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学习现场)

9月16日,张冬静赶赴黄冈为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全省教育训练监管干部业务培训班开展民法典教育学习专题培训。授课过程中,她并不拘泥于现有的课件表述,而是根据现场讲授效果,结合培训学员的法律素养水平,深入讲述民法典的立法背景和法条背后的立法精神,积极与现场学员以案例问答的方式开展互动和讨论,足足三个半小时的授课仍让在场所有人都意犹未尽。

(图为黄冈培训现场)

9月2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张冬静为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全省教育训练监管干部业务培训班进行第二次授课,此次授课对象为全省各市州应急管理局领导和执法骨干。结合学员实际所处工作岗位,她从多个角度对民法典出台的背景、亮点、创新和意义进行讲解,还结合自己的实际办案经验,对民法典每编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本来很复杂的东西,张主任这么一讲,马上就懂了!”在场学员如是说。

(图为宜昌培训现场)


张冬静在授课中指出,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治意识,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根本和基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部门,都是经常处于一线的行政执法部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其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而要切实落实好这一原则,依靠的是每一名行政工作人员对法律的了解。民法典的学习,有助于行政执法人员从执法对象的角度去考量行政执法的边界。同时,也要将民法典的学习与相关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做好不同法律学习之间的互通有无,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履职尽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充分把握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才能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

Copyright © 2019 湖北忠三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19004133号-1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