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三律师助力政府以法治思维破解信访难题
政府为拆迁户团购的还建安置房,拆迁户高高兴兴入住后却发现:房屋被开发商又抵押给了银行,办不了房产证。旧房子被拆了,新房子被抵押了,怎么办?近日,湖北忠三律师事务所(“忠三”)张冬静律师团队助力硚口区人民政府以诉讼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赢得政府部门、拆迁户高度好评。
困境
2015年底,硚口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向某开发商团购了一批房屋,用于安置拆迁户。交房后,拆迁户办理房产证时才发现:开发商竟然在2016年底将房屋抵押给了银行,不仅无法办理房产证,房屋还存在被银行拍卖的风险。“好好的家要没了!”拆迁户得知消息后群情激愤,集体信访要求政府解决办证问题。一方是成百上千的拆迁户,住房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一方是办理了抵押登记的银行,已向法院起诉要求拍卖房屋清偿债务。政府陷入两难困境。
破局
硚口区人民政府是“以法治思维解决信访难题”的践行者,收到拆迁户信访件后,迅速组织司法局及法律顾问等研判解决方案。面对多方当事人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作为硚口区人民政府的常年法律顾问,张冬静律师提出以拆迁户名义起诉,要求开发商配合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并确认拆迁户的物权期待权优于银行的抵押权。在了解到“即使判决确认物权期待权优于抵押权,办理的不动产权证书仍会载明抵押登记信息”的情况后,通过深入研究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观点及北京、上海等法院类似案例,增加“开发商、银行配合办理抵押权涂销登记”的诉讼请求且得到法院支持,最终彻底解决办证难题。
正道
开发商擅自将已销售房屋抵押导致无法办证的现象层出不穷,解决方案也不尽一致:有的业主在房屋进入执行拍卖阶段后提出执行异议,虽然大多能得到法院支持,但仅能阻止房屋被拍卖,无法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有的业主针对认定银行对房屋享有抵押权的生效判决书,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但判决撤销之后房屋权属仍处于不确定状态,需再起诉确认房屋权利归属,增加诉累。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思维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过程中必须具备和运用的思维能力。律师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应当牢记使命、有所作为,积极协助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切实做好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各项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